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从光网城市战略发展看四家运营商的长短及发展
阅读量:7055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1391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。

 首先说明,小弟是做PON相关培训工作的。主要关注光网城市(PON+WLAN)这一块的发展及产业升级及下一代PON发展。再说PON与光网城市的关系,群里稍懂技术的人都应该知道。光网城市主推的实现技术就是PON技术,而现阶段,全国正处于一种EPONGPON的过渡时期。三家运营商在PON相关产品里边的投入都很大。可见这一块是一个大蛋糕。可以说,它了是后期宽带提速计划里很重要的伏笔。

为何这样说,大家可以想像,再用传统的ADSL方式上网,最大的ADSL2+技术最大只能提供24M的下行带宽,且上行不那么容易突破。所以PON技术在目前才会那么大面积的应用。
再来比较四家运营商的情况:
联通:在与网通合并后,承载了原网通的全套固网设备及模式。而在原网通,原本技术实力沉淀较深厚的一些员工,要么被其他厂商挖走。要么单独出来独自搞一个独立运营宽带。这一点,在北京的各小区内光看各种宽带的宣传资料就能看得出来。启商宽带,方正宽带,宽带通,歌华有线等等。可以说,有一定技术实力再加上自己有一定背景,光网城市这一块蛋糕都可以分得一份。至少来说,我的10M宽带比你4M宽带的资费都便宜,老百姓他会用谁的,可想而知!
电信:技术实力沉淀较足,在2009年3G牌照下发过后,发展了近几年,在无线这一块的利润明显没有移动,老联通那么雄厚。只有在固网这一块老本行加强发力。而另一块,就是他的营销实力较强。渠道及管理非常健全,而且电信的管理层与联通不同,执行力很强。另一方面,人才储备较足够,要搞固网,一个数据高手没有十几年的沉淀是不容易出来的。见到电信里边的员工,一有新设备,几个人就在一起讨论研究。此种设备如何应用及适合客户的方案。可以说,好的一个后台技术支持对营业上是有很大支持力度的。而且电信在很一批次建网的设备数量也要比联通多许多。
移动:可以说现在是在韬光养晦,一直在默默的发力。从几个新闻可以看出,一方面,他在大力搞自己的IDC机房建设。这一点,都明白。只有IDC机房建设起来了,那你运营起宽带来就不用再联通,电信出口带宽的限制。另一方面,近两年已经完成的BAS扩容也说明移动在固网基础这一块正在准备。而移动的建网模式主要是GPON+WLAN(可以从各大报纸及资料中看出),这种模式,进可发展自己的宽带业务,退可弥补自己身3G(TD)的弱点与不足。而且也适应当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。而现阶段,移动也在内部开始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。这一点也是优于其他对手的。而就个人所知,移动在PON的建设上,一个月建PON的数量是联通电信之和还要多。可以想像,若年底,向移动发固网牌照的话,要移动宽带就会势如破竹的爆发。再加之移的运营能力,完全可以扭转当下的局势。
广电:说到PON,就不能不提到广电。他现阶段也在进行相关PON的建设,但好像是后起之秀,还在以EPON为主。它的上行主要被联通,电信控制。所以发展起来有一定的局限。虽说早两年,他的家家机顶盒业务相当于将光纤已经铺设到每家第户。但无奈,他的出口带宽被联通,电信限制。但现阶段IPTV是他的最大优势。但需要结合一些终端厂商推出。
综上所述:
联通:健全体制,明确奖惩。保住自己的技术人才。
电信:继续加强后台技术支持,技术+营销双模式发展。
移动:韬光养晦,卧薪尝胆。寻找高技术人才。
广电:立足自身优势,尝试全业务运营。
以上纯属已见,欢迎大家拍砖!

转载地址:http://osool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Java单链表、双端链表、有序链表实现
查看>>
hadoop配置
查看>>
031 分布式中,zookeeper的部署
查看>>
persits.jpeg 水印组件
查看>>
Android IntentService完全解析 当Service遇到Handler
查看>>
单例模式
查看>>
Android资源(图片)命名规范
查看>>
java 大文件上传 断点续传 完整版实例 (Socket、IO流)
查看>>
LeetCode: Merge Two Sorted Lists 解题报告
查看>>
海报:Silverlight 1.1
查看>>
[cpp] I/O操作符号返回数值问题
查看>>
你有哪些用计算机技能解决生活问题的经历?
查看>>
SpringMVC 拦截器实现分析
查看>>
從此不再談jquery,马上忘掉他开始学Mootools
查看>>
android悬浮窗语音识别demo
查看>>
Vue -- Mixin
查看>>
【NoSQL】memcached介绍
查看>>
使用HeadlessChrome做单页应用SEO
查看>>
[iOS]Core Data浅析二 -- 转换实体(Entity)为模型对象
查看>>
thinkpad 系列恢复F1-F12原始功能,切换ctrl和fn的位置
查看>>